中华田园犬是最正宗的中国血统宠物狗,为什么不受欢迎了?
说到养狗狗小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华田园犬,因为在北方老家的时候就养了两只这样的狗狗。狗狗非常的机灵而且对我们人类还特别的友好,但是现在土狗的种类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中华田园犬被我们称为土狗,现在似乎都很难见到了,但是在以前的乡下就经常能够看到土狗,有一些家里都养好几只这种狗狗,小编之前也有养过,但是后来有一只被可恶的偷狗贼给偷走了,所以也没能养很久。但是现在很多的乡下地区也很少有养土狗的了,现在大家都有很多养的都是一些比较进口的狗狗。
可能很多人现在不养土狗就是因为狗狗比较觉得狗狗没有什么身价吧,因为在现在的这个社会攀比什么的都太严重了。所以很多人也特别的在乎狗狗的品种。而且狗狗经常被我们人类称为土狗,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狗狗就算只是叫这个名字也会很上不了台面,但是它们真的比那些所谓的进口的国外的狗狗差不了多少!
而且狗狗真的是特别的不挑食非常的容易喂养,在乡下大多的狗狗都是没有使用狗粮的它们一般都是吃我们家里人剩下的食物,反应也是格外的敏捷,但是现在狗狗的这种品种真的是越来越少了,甚至还有一些是已经灭绝的了,看到这些小编真的觉得很可惜,因为只有养过这种狗狗的人才会知道狗狗有多好,所以更多的还是希望我们能多养一些土狗,而且像一些说起来是外国进口的狗狗,但其实很多也都是他们那边当地的土狗罢了。
我们总是对外来的文化入侵,感觉到高高在上,而对本土的文化却十分嫌弃,感觉到老土。在相当一部分国人的心中,外国狗非常的聪明,毛色也很好看。而且,养了它们以后觉得自己的身份地位,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是自己炫耀的资本。
于是这一群人就愿意挥霍很多的钱财为这些宠物狗,洗澡,买零食,搭狗窝,买玩具等等。在他们的心中,这些狗不是狗子,而是她们的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甚至于自己的儿子。而中国的田园犬就变成了大街上人喊人打的寄生虫。虽然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也有一些家庭养的就是田园犬,但是在农村居多。
还有一点,血统正宗的狗确实要比田园犬要聪明,训练起来也比较的容易。现在的都是家庭都非常的爱干净。田园犬,教它上厕所,一直不会上,在家里面拉的哪里都是,自然遭到人们的嫌弃。身为一个爱狗人士,看到这些真的很痛心。
中华田园犬在日常生活中最多的被称为土狗,因为以前生产力低下,人你们并不能够完全与大自然对抗,时刻遭受着来自其他生物的威胁,狗作为人类的朋友,早早的被驯化,帮助人类看家护院,狩猎捕食.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越多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城市里面没有那么多的威胁,并不需要狗来看家护院,而且住在高楼之上,养狗也并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只有农村还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因为中华田园犬对他们来说仍有用处,看家护院还是一把好手。
中华田园犬作为我们的本土犬种,小时候很可爱,不过长大了确实没有很可爱,而且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认为他是土狗,是乡下才养的狗。而从外国引进的狗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可爱的追求,也不用让他们看家护院,同时也满足了一种虚荣的心态。近年来,外来的狗狗品种是宠物狗的一大选择,很少有人养中华田园犬作为宠物狗。
中华田园犬野,一只打獒犬,二只打群狼,三只打老虎,现在人养狗是看可爱,
灵狼说过,宠物狗己无灵性,欺负祖先,灵犬(中华田园犬)说过,现在人那记得我们。
我说:宠物狗以前被改变过,现在只会卖萌,看的想打。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伪命题,中国本土是有纯种犬的,藏獒,松狮,沙皮,八哥,冠毛,川东,下司,山东细狗,蒙古细狗,蒙古牧羊犬,围狗,京吧,西施,等等大部分人小时候养过的其实也是地方犬种比如有的地方叫柴狗,或者黄狗,笨狗等,结果现在被一些伪爱狗人士搞的把本土犬种等同于串串来宣传,其实你们发出来的图片号称什么中华田园犬就是一只串串,你们再这么宣传中国没有本土犬种,那么一些普通老百姓就真的会以为我们没有本土犬种了
流浪藏獒与金钱豹,谁才是雪豹真正的威胁?
流浪藏獒、金钱豹、雪豹,这三种本来不挨边的动物,近些年来由于一系列的事件频繁联系在了一起。藏獒本就是高原上的物种,与雪豹存在一定的交集,以往牧民们饲养藏獒,主要也是为了防止野兽袭击羊群,只是后来随着高原上的流浪藏獒增多,俨然成了新的生态问题。
而金钱豹与雪豹虽然同属猫科豹属里面的物种,但一个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生物,一个是高原生态系统下的生物,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后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林线上移,使金钱豹的活动范围与雪豹的活动范围有了交集。
左起:金钱豹、雪豹、藏獒
2019年3月,三江源地区拍到了金钱豹与雪豹先后出现在了同一处地方,更早的时候,在2016年12月份,架设在四川贡嘎山上的红外相机,在一处山坳上也先后拍到了金钱豹与雪豹经过的画面,这些信息无一不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金钱豹与雪豹真的能够相遇了!
针对这个现象,不少人担心体型更大、实力更强的金钱豹,会对雪豹的生活产生剧烈的冲击,甚至威胁到雪豹的生存,其对雪豹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流浪藏獒。那么是不是真的这样呢?我持相反的观点。
金钱豹与藏獒出现在同一地点
突降强者!金钱豹触及雪豹地盘
历史上金钱豹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甚至超过了老虎,主要是因为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是大型乔木比较少的开阔地带,亦或是密林中,它都能生活得很好,所以在大环境上,金钱豹的栖息地与雪豹一直存在较大的重叠。
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们在卧龙地区对大熊猫生存状态进行调查的时候,就发现了雪豹的踪迹,而这些地区,也都是金钱豹的栖息地之一。
金钱豹
为何长久以来,人们都未曾观察到金钱豹出现在雪豹的领地,只有近些年才陆陆续续观察到这一现象呢?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在双方微生境的差异上找到答案。在说金钱豹之前,我们先来说说雪豹与大熊猫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在四川岷江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大片范围内,都分布着雪豹与大熊猫,虽说熊猫主要的食物是竹子,与雪豹不存在食物资源上的竞争,但双方都是雄踞一方的猛兽,一旦相遇了,也是有可能会发生争斗的。
真实的情况却是没有任何记录表示大熊猫袭击过雪豹,或者雪豹捕食过大熊猫,细究之后我们会发现,虽然在横向大范围内雪豹的栖息地与熊猫的栖息地存在一定的重叠,但是在纵向垂直分布上,雪豹与大熊猫是不存在任何交集的,即双方在微生境上的差异。
雪豹是高原产物,其主要的活动区域基本上在雪线附近,而大熊猫是低海拔物种,它所喜爱的环境也多为有较多大型乔木,且竹子较多的森林地带,雪豹与大熊猫的关系就像是住在同一个房子里面的“上下铺”关系,双方谁也不会涉及对方的地盘。
大熊猫
在以往,金钱豹与雪豹之间能够和平相处,主要也是因为金钱豹是低海拔森林生态系统下的物种,它的活动范围在林线以下,而雪豹生活在林线以上,但是随着全球气温变化,林线上移,使得金钱豹的活动范围与雪豹的活动范围开始有了重叠,二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雪豹的地盘突降金钱豹,说一点影响都没有那是骗人的,毕竟基于食性分析,二者在生存资源上的竞争性极强,而金钱豹在各方面都强于雪豹。
雪豹
“藏獒热”消退,流浪藏獒异军突起
青藏高原上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有流浪藏獒的,只是在“藏獒经济”崩溃之前,这里的流浪藏獒数量并不多,与全国其他存在流浪狗的地区一样,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自2003年起,藏獒开始受到大量国人的追捧,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一时间在青藏一带,大量的獒场兴起,培育了数以万计的藏獒,而一些品相较好的藏獒,甚至价格上百万。
其实藏獒这种猛犬,是不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人家饲养的,毕竟它食量巨大且凶猛,一般的家庭无力招架,所以后面“藏獒热”的消退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藏獒
2010年之后,人们对藏獒的热情逐渐消退了,而獒场所积压的大量藏獒销路无门,许多缺乏资金来源的獒场无力支付每日昂贵的饲料费及其他开支,只能选择留下一些品相极佳的藏獒,而更多的獒犬则被遗弃至野外。
起初这些流浪藏獒还只是在村庄周围活动,靠捕食一些家禽牲畜,或者捡食垃圾为生,但是随着野性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流浪藏獒集结在一起,俨然成了高原上一支实力强劲的捕食者军团了。
流浪藏獒
很多人觉得,被人们驯化之后的狗狗,即便是再次回归野外,也只是一只流浪狗而已,是无法重回野兽状态的,其实不然,这点我们参考澳洲野犬,就是很好的例子。澳洲本来是没有狗的,只是在5000多年前,东南亚的人们来到澳洲,就带着他们饲养的狗来了。
起初狗的数量不多,且在人类的控制下,充当看家护院,以及“储备口粮”的作用,后来随着狗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些狗开始脱离了人类的控制,成了流浪狗,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流浪狗集结在一起,野性慢慢恢复之后,它们开始与袋狼等野生动物争夺地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澳洲野犬。
澳洲野犬如今在澳洲算是全国性分布了,澳大利亚80%的地区都能够发现它们的踪迹,它们是当今澳洲大陆上唯一的大型捕食者。
从澳洲野犬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即便是经人们驯化之后的家犬,经过长时间野外生活之后,也是能够重新回归野兽状态的,所以驯化的整个过程是可逆,未来流浪藏獒会不会再次成为野兽,这点我们谁也无法下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极有这个可能!
全球升温,雪豹“内忧外患”
对于雪豹来说,前有流浪藏獒,后有金钱豹,已经够可怜的了,但是这些只能算是雪豹的“外患”,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还有一个重大的“内忧”,正在困扰着雪豹。
雪豹是高原的产物,曾在中亚及青藏高原及周边辐射地区广泛分布,其栖息地甚至延伸至了东北亚一带,只是由于雪豹多生活在高山之上,加上它性格机警不近人,所以在过去人们很难观测到它们。在过去的20几年时间里面,雪豹的数量锐减将近1/5左右,栖息地也大量丧失了。
雪豹分布图
其实近些年来多次拍到金钱豹“进犯”雪豹地界,是一种信号,一种警醒我们全球气温变化已经影响到雪豹生存了。雪豹最主要的活动范围普遍在海拔3000-5000米左右的高山上,而气温变化,正逐渐改变这一现状。
气温升高会改变降雨量,影响植被分布,甚至重构当地生态系统,在过去的20年间,青藏高原相比过去温度已经上升3摄氏度了,可能人们对这3摄氏度还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相当敏感的,目前在青藏高原一些常年冰雪覆盖的区域,发现了绿色植物就说明了问题,随着林线上移,雪豹势必也会往更高海拔的山区迁移。
2016年美国一些科学家用电脑技术,模拟了地球最后一次盛冰期到2070年间雪豹栖息地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整个研究的阶段,处于不同的气候时期,雪豹的栖息地范围也有较大的区别,总体来说呈现扩张、收缩及破碎化三个趋势。
在未来气候发生变化时,雪豹的栖息地会进一步收缩,破碎化更严重,其中65%的雪豹栖息地会受到严重影响,只有青藏高原一带在各气候时期表现得相对稳定一些,表明青藏高原是雪豹最后的庇护所。
金钱豹、流浪藏獒,谁才是雪豹真正的威胁?
我们再来说回金钱豹、藏獒与雪豹之间的那些事,金钱豹、流浪藏獒都已经能够跟雪豹产生一定的交集,那么相对来说,谁才是雪豹真正的威胁呢?
很多人觉得藏獒根本不是雪豹的对手,网上也有流传出“雪豹勇斗8只藏獒,造成3死5伤”的言论,所以在实力各方面更上一层的金钱豹,才能对雪豹形成真正的威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相对于金钱豹来说,流浪藏獒才能真正影响雪豹。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何金钱豹短时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对雪豹形成较大的威胁?主要原因是双方栖息地重叠的地带,位于双方活动范围的边缘,这就注定了两者之间不会有太大的交集。
大多数具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其领地都是有范围限制的,比如一只华南虎所需的领地一般为70平方千米,而一只东北虎所需的领地则需要几百平方公里;有学者曾在蒙古国南戈壁省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在2008-2014年间追踪了16只雪豹的行踪,记录下了大量的活动轨迹,从而得出了一只雄性雪豹的活动范围为200平方千米,一只雌性雪豹的活动范围是120平方千米。
雪豹
由于金钱豹主要栖息在森林里面,森林生态系统下的物产要比高原上丰富一些,所以金钱豹的活动范围会比雪豹小很多,可能与华南虎类似。
在猎物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无论是雪豹还是金钱豹,其活动范围都会明显减少,当猎物减少,它们才会扩大活动范围,更多的是只有在标记领地的时候,才会触及边缘地带。
近十几年来,受益于我国在环境保护及动物保护上的力度和取得的成就,所以金钱豹与雪豹并不是很缺野生有蹄类猎物,比如多地野猪都泛滥了,所以二者会在领地周边“打一架”的概率极低。加上双方都是大猫级的猛兽,非必要的时候即使见面了,更多的也只是相互看来一眼就走开。
金钱豹
那么金钱豹会不会为了扩宽自己的生境而向上侵占雪豹的领地呢?或者说干脆就不是直接靠“武力输出”征服雪豹,而是因为二者食性相似,金钱豹在生存资源竞争上逐渐排挤雪豹呢?
这种情况显然也不会发生,最大的原因来自于金钱豹的本身,因为高山裸岩地带是雪豹的主场,而金钱豹在这种地貌上生存无力。
金钱豹是低海拔物种,它没有雪豹那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的技能,也没有雪豹那巨大的鼻腔能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疾驰,更无法像雪豹一样在裸岩地带上发挥出高超的捕猎技能,所以一旦金钱豹踏足雪豹的核心生存区域,都不用雪豹驱赶,它自己就无法生存下去。
藏獒就不同了,它本身就是高原产物,是我们常说的“本地人”,加上狗的适应性极强,多种复杂环境下它们亦能生存。高原上开阔的地带,不适合金钱豹这种靠伏击方式捕猎的动物,但正好可以让藏獒发挥出群体捕猎的优势。
2016年中旬的时候,就有学者拍到了流浪獒群追捕岩羊、与雪豹争食、逼退藏马熊的画面。一只藏獒可能不是这些猛兽的对手,但狗天生群居,且社群模式比狼群还稳固,在獒王的带领下,两只就能吓退雪豹,6只就足以逼得棕熊节节后退。
獒群逼退西藏棕熊
“双拳难敌四手”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雪豹单挑几乎完爆藏獒,但藏獒从来不会跟你单挑,它们只会一哄而上,好几个乃至几十个打你一个,试问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雪豹又如何能招架得住呢?
网上有一张图片很火,画面中三只藏獒就将雪豹驱赶至一处悬崖边,而雪豹也只能依靠地形优势勉强防御,在这场博弈中,显然是藏獒占尽了上风。狗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群居是它们的特性,随着流浪藏獒野性逐渐恢复,势必会形成一个堪比狼群般的存在。
獒群斗雪豹
我知道目前受一些偏见所致,很多人“看不起”藏獒,认为它们只不过是一种毛发量巨大的狗狗而已,无法与野兽相提并论,但如果真的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参考澳洲野犬,虽说有人类的助攻,但它们可是实打实战胜了袋狼这种猛兽,成为如今的“澳洲一哥”的。
相对于雪豹等捕食者来说,狗的食性更杂,适应性也更强,还是群居动物,随着代代繁衍,形成的流浪獒群只会越来越大,“双拳难敌四手”的境况下,雪豹又如何竞争得过藏獒呢?